查看: 38|回复: 0

[最新视频] 【中字】李贞贤 第26届全州国际电影节新闻发布会20250401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前天 09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本帖最后由 jinge2024 于 2025-4-3 03:05 编辑

电影节官网李贞贤自述:
1995年,我15岁。那时初入电影行业,第一次接触到独立电影的世界。
在街边报亭的报纸头版上,我偶然看到了电影《花瓣》的选角广告,从此渐渐迷上了欧洲独立电影。莱奥·卡拉克斯的《新桥恋人》(1991)点燃了我的热情。一有空闲,我就溜去忠武路买电影票,渴望看到吕克·贝松的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(1994)这样的作品——尽管它们明显是限制级。我总试图扮成熟些,好混过影院检票员。有个姐姐倒是方便,虽然她的衣服我穿并不合身。涂上她的口红,再捧一袋坚果味的爆米花壮胆,我就能溜进影院了。
那些旧票根被我视若珍宝,收在记事本里,每节下课都要翻看。夜里辗转难眠时,满脑子都是何时能再去忠武路看场电影。
成年后,达内兄弟的电影让我着迷。尤其《孩子》,它残酷得令人窒息。粗糙的手持镜头下,那个刚降临人世的无助婴儿,与灰暗的环境形成刺心对比。明知会心痛,我仍一次次在结局溃不成军。相比好莱坞的华丽,这种"赤裸"的叙事反而更具爆发力——它用最真实的姿态剖开社会问题,让人坐立难安。
2002年春天,我已是歌手。一首"至少相信我一半"(半的歌词)唱遍舞台,而就在《红魔》染红半岛前,朴赞郁导演的《我要复仇》问世。许多人最爱他的《老男孩》(2003)或近期《分手的决心》(2022),但我始终认为《我要复仇》才是其代表作。当年票房虽不佳,但它精妙的色调、构图与音效设计,彻底刷新了我对电影美学的认知。
2005年,作为第一代韩流明星,我常在海外飞行的间隙用便携设备看电影。《绿野仙踪》(1939)、库布里克、阿罗诺夫斯基和伍迪·艾伦的作品是我的精神食粮。偶尔回韩国时,我总要去影院——二十多岁的某天,一张日本电影海报上温馨的全家福吸引了我。是枝裕和的《无人知晓》。此前我只看过宫崎骏动画,而这部140分钟的作品让我从第一个镜头起就屏住呼吸。结局时我已泪流满面,散场后去便利店买了草莓味阿波罗巧克力,却尝不出甜味。作为成年人,这部电影把社会责任狠狠砸向我,质问我的良心何在。导演的力量太惊人了,这是我生命中的电影。


电影节新闻发布会全中字链接: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 ... d9f4fa6e9a81e3c9fb8

感觉很真诚,是贤姐最近几年信息量最高的一次发言了。原来花瓣上映后贤姐都不敢去看完,还有这么一出hh。看得出来贤节真的喜欢电影,也有往独立严肃电影发展的愿望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